國內第一支生技醫療基金-「國際生命科學基金」即將問世
回上一頁
(2002/06/11 11:48:00)

精實新聞 2002-06-11 11:36:43 記者 蔡淑瑤 報導

國內第一支以生技醫療產業為投資標的的基金─國際生命科學基金已於6/6募集完成,即將隆重問世,此舉對台灣生物科技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這代表國內生物科技界除了產業的佈局外,已躍進至全球投資界的層面。

國際生命科學基金經理人何佩儒表示,隨著科技不斷的突破,新興的生技公司也不斷的產生,整個生物技術產業規模因而呈現跳躍式的成長。從1953年DNA雙股螺旋結構帶來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進展至1970和1971年重組DNA的技術確立,「生物技術」這個名詞才正式出現;1985年人類史上第一個蛋白質藥品Protropin獲美國FDA核准於治療生長荷爾蒙缺乏症;1988年美國哈佛大學獲得第一個基因轉殖老鼠的專利核准;1997年複製羊桃莉誕生;1998年發現人類胚胎幹細胞;一直到2000年6月人類基因定序完成,生物技術的突破愈來愈快,新興的生技公司愈蓬勃發展。

何佩儒進一步指出,根據生技中心IT IS計劃的資料,全球新興生物技術產業市場規模預估至2005年將擴大到1036億美元,平均年成長率達12.9%。這樣穩定而持續的成長,是生技產業的一大特色,它沒有成熟產業的季節性變化,只有隨人口老年化而成為主流。

我們居住的地球已經存在數十億年了,人類為圖生活的舒適,而經意或不經意地破壞了自然環境,造成環境的日益惡化,加上人類壽命從工業時代的四十餘歲增加到今日的八十歲,各種從未見過的病變因而產生。目前人類的三萬種不同疾病中,大概僅有一萬多種有藥可醫,且大部份藥物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例如:現代人常見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愛滋病等,到目前為止都無法治癒。

由此可知,未來在醫療技術與藥物上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相信人類共同的期盼就是希望藉由新興生物技術得以開發更好、更有效的藥物來治療疾病,甚至更進一步可預防疾病,使我們不但活得老,同時也要活得好。人類共同的期盼,將造就生技產業成為21世紀的明星產業,也因為如此,投資生技醫療產業,絕對是投資人資產配置中必備的選擇。

基金績效計算皆有考慮配息,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境內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